金馬獎50週年頒獎典禮剛剛於週六(11/23)圓滿閉幕,相信電視機前觀看典禮的觀眾必定和我一樣看的很過癮吧,畢竟50年也是段很長的時間,在華語電影市場,50年誕生出多少影帝影后,藉著這50週年的典禮齊聚一堂,引領後輩承先啟後,頗有時代傳承的意義.
小時後聽到金馬獎,總是猜測是否取名原自於"金門""馬祖"兩個地方的縮寫,那又為何要命名為金馬獎呢? 査了一下維基百科是這樣記載的; 1962年,中華民國政府為促進本國電影事業的發展,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,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。「金馬」二字源自金門、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;由於金、馬兩地為冷戰背景下,台灣與大陸軍事對峙的最前線,該獎以「金馬」命名旨在鼓勵電影工作者,能效法前線國軍官兵們堅強奮發的精神,努力開創新局。
看完了頒獎典禮,心裡有些感觸;說實在的,經過了這50年,台灣電影並未如金馬獎的宗旨開創新局,面對西方大成本大製作的商業片,可說是節節敗退,曾經有個朋友對我說:"我寧願花錢到戲院看洋片,也不願浪費錢去看國片,即使風評再好,等DVD出來再看就好啦",聽在我心裡很心寒,如同許多知名台灣品牌一樣,電影工作者在不被看好的環境下,努力掙扎著.
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,近年台灣電影吹起本土風,詼諧搞笑為題材的作品,的確開出還不錯的成績,但為了本土而本土的作品卻往往留於形式,除了整體看起來不流暢,故事內容也很牽強,根本沒有內容可言,時間久了也成了票房毒藥,讓國片的格局越做越小,難有細細咀嚼,一再回味的感動,更別說打進台灣以外的電影市場.
電影的好壞並非取決於製作成本的多寡,但是台灣觀眾卻常給予畫上等號,就同我這位朋友所言,一張電影票買的是目不暇給的特效和爆破場面.當然,我不能否認這些特效的確有加分的作用,但電影產業是否成功,除了要看電影工作者心裡是否有寬廣的格局,觀眾的視野是否能夠看到更深層內涵,也是關鍵的要素,有怎樣的觀眾客群,才能支撐出什麼樣的電影文化產業,若是觀眾的眼睛無法穿透觸碰到電影的核心,惡性循環下,國片就永遠只能端出觀眾所能看到的深度,就如"夜市人生"怎可變成八點檔的冠軍是一樣的道理.
一場難得的金馬50盛典,除了再次感受到巨星們的丰采,也期望國片如最初金馬獎的宗旨般開創新局
金馬獎主題曲:"金馬奔騰"